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本埠消息 >> 正文

一都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2024-05-11 17:15:21   来源:福清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  作者:林晨怡 通讯员 融组轩

近年来,一都镇党委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福州市委、福清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要求部署,在“聚力、铸魂、固本、赋能”上下功夫、出实招,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领航,山地慢城”全域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该镇先后获评“国家级生态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等荣誉称号。

强化队伍建设,筑牢发展根基

一都镇党委坚持以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优化班子结构为重点,不断拓宽用人渠道,从致富能手、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外出经商务工返乡人员中挖掘可用人才,配强班子、补缺干部。该镇党委班子每年年初就深入辖区6个村、1个社区开展调研,考察各村干部工作情况和精神面貌,对工作作风不强、能力素质不高的村干部,及时予以劝退清退,共增补村两委干部8名,其中村主干2名。

在落实《福清市村(社区)干部管理监督和服务保障办法》的基础上,一都镇党委进一步强化村干部福利机制保障,针对乡村振兴、招商引资、壮大村集体经济等重点工作,设置绩效考评比重,并制定《一都镇村(社区)干部考评办法》,通过“一年一述职一评议”,不断鼓浓各村评优创先、比学赶超的干事氛围。目前,该镇每年村级绩效奖励需支出48万元,均已纳入镇年度财政预算。该镇还实施养老保险全覆盖行动,目前,6个村及1个社区“两委”干部均已购买了养老保险服务,村干部福利保障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都镇党委紧盯基层“领头雁”能力提升,形成“雁阵效应”,通过开展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党建拉练、支部书记上党课、参加任职能力提升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村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自换届以来,该镇围绕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开展支部书记“擂台”比武3次,6个村1个社区党支部书记累计上党课42人次,镇党委党校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开展业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6期共42人次,参加福清市级培训2期14人次,参加福州市级培训4期8人次。

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基础

一都镇党委以达标创星为指导,持续深化党建品牌的“四化一基地”建设,在基层党组织“党建可视化、标准化、智慧化、融入化”上下功夫,累计投入60万元,对全镇6个村1个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与办公场所进行提升改造和红色文化植入。同时,严格落实市委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的“五统一”要求,将一都罗汉里游击根据地旧址的红色文化融入,打造党建统一标识,将办公区域的门牌、制度牌、办公用品等进行一体化设计制作;制定党建规范,形成规范统一的党建抓手,编撰党支部标准化手册、党务工作流程图、党支部书记六会手册等规范性材料;通过党日活动“4+X”规定动作、配备党员小书包、启用村民大喇叭、打造“微党校”等方式,让镇、村党建工作一脉相承、标准规范。

该镇还双向发力,提升组织生活质效,一方面结合党内组织生活“311”督察机制,常态化开展党内组织生活规范化督察,通过组织党务工作者到村检查指导党内组织生活内页、下发党内组织生活计划表等措施,进一步严格规范基层党组织的党内组织生活;另一方面依托丰富红色资源,打造以罗汉里为核心,辐射红色小镇、东关寨、榕树下讲习所、慢城彩虹步道、山地红雁等5个教学阵地的红五星基层党建示范格局,为党员丰富了组织生活的形式,各支部可就近在以上教学阵地开展重温入党誓词、重走红军路、收听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视频讲座等党员活动。

一都镇党委立足一都罗汉里游击根据地旧址等红色资源优势,先后与16家单位签订协议,结成共建共享党建联盟。6年来,共募集资金约1600多万元,打造提升罗汉里党史教育基地。目前,罗汉里教育基地先后被授牌为“福建老区革命遗址”“福州市级红色文化党性教育实践基地”“福州市党史教育基地”“福州市和福清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被定为“福建省党史学习点”。

在此基础上,一都镇党委创新提出“红色传习,共享慢城”的党建主题,实现与福州市纪委、福清市纪委、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四方共建,打造线下与云端相结合的“榕树下讲习所”。该示范阵地围绕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核心功能,每日播放一次网络广播或有声读物,每周播放一部红色影视,每月组织一次实时直连的视频讲座,打通党建“神经末梢”,为新思想向基层传播开拓了前沿阵地。自“榕树下讲习所”建成后,累计举办现场教学、专题讲座、座谈交流等活动83场次。

推动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一都镇党委利用“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优势,持续发力,在全国范围内打响“一都枇杷”品牌,引入乡村智慧物流,打造“三中心一车间”,设立村级揽收点4个,实现农产品产销供应的无缝对接。同时,力促枇杷品种改良,积极对接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建成全国最大的枇杷新品种示范园;携手中国人保推出全省首个水果类低温气象指数保险;推出以枇杷为主角同时涵盖一村一品一景的“一都上河图”,并设计多款枇杷吉祥物及表情包。

一都镇连续成功举办六届福州(福清)枇杷文化节。2023年4月,在福州市乡村振兴主题培训会上,一都镇作了“枇杷的十件事”助推乡村振兴方面的经验交流。2023年10月,“一都枇杷”荣获福州唯一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除枇杷以外,该镇还大力推广一都村脐橙、善山村橄榄、王坑村地瓜干、后溪村红菇等各村特色农产品,进一步带动特色农业发展。

一都镇党委以一都村状元特色文化街区和东山村东关寨、后溪村漂流景区以及普礼村的罗汉里等3个国家3A级景区为依托,构建“一中心三区”融合发展框架,打造各类农文旅品牌。目前,独创的枇杷文化节、状元脐橙节、后溪漂流节、乡村音乐节、东关寨武侠文化节、慢城红色骑行节等活动均呈现本土特色文化符号。

同时,该镇以“四季慢城,五彩逸都”为主题,积极拓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形成一批网红榜单,推出4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出台“红色记忆”等五大榜单,推出包括斗湖、汉堡岩等“十大网红打卡”景点,推进各景区连点成线、连片成面,实现旅游带动乡村致富,获评“全省首批全域生态旅游小镇”“福建省森林城镇”。

此外,该镇通过项目提升文旅产业,推进东关寨新寨、旧寨、状元街、保二头等一批古建筑和古村落的保护和活化利用;修复永福、莆永古驿道,推进后溪温泉酒店项目落地,并完善慢谷民宿、老寨民宿等配套设施。目前,后溪慢谷、竹三里等2家民宿在全市率先获批,另有6家正在建设、申报中,山野听溪、在水一方、后会有溪等3个露营地建设已经完成。

一都镇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镇将继续深化实施“建强堡垒”专项行动深化“三大工程”,推动基层党建重点工作有突破、特色工作创亮点、整体工作上水平,增强基层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
推荐
热点
0.1438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