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聚焦福清两会 >> 正文

“现代化国际化港湾城市”成为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关键词

2021-01-11 10:39:02   来源:

福清新闻网1月11日讯(记者 林文捷 林明)我市提出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港湾城市的构想,引发了参加市“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广泛热议。大家表示,要以实干开新局,以奋斗谱新篇,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港湾城市贡献力量。

“现代化国际化港湾城市是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概念。”市人大代表翁晨霞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东部新城建设,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东部新城的功能、现状发生了巨大变化,希望今后要进一步完善东部新城基础设施规划,将学校、医院、市场等公共设施一次性、高标准配套到位,并规划建设城市地下管廊,解决东部新城的供水、供电、供气、通信、排污等问题。同时,要坚持“西延东进、北拓南扩”,高标准推进高铁片区、城北组团、观溪片区开发建设,谋划论证龙高半岛城市副中心建设,进一步拉伸城市框架,增强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

“现代化国际化港湾城市一定是城乡均衡发展的城市。”市人大代表杨爱琴说,目前东瀚镇常住人口达4.5万人,因水源不足,群众生产生活几乎都是使用井水。今年旱情严重,缺水问题更加突出。去年,我市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把东瀚镇纳入供水范畴,这对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她希望我市要继续加大投入,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督促各单位按既定时间完成供水任务,解决龙高半岛群众的用水问题。

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市人大代表林家兴认为,一个文化自信的城市才是一个现代化国际化港湾城市的核心内涵。他说,黄檗山万福寺在中国佛教禅宗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是黄檗文化的发祥地与日本黄檗宗的祖庭,在开展国际交流特别是对日文化交流中作用特殊。他建议我市要规划一条从福厦公路直通黄檗山万福寺的大路,为弘扬黄檗文化打通障碍。

“持续深化对外开放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港湾城市的重要前提。”市政协委员何华龙说,“两国双园”是我市利用融籍海外华人华侨力量进行对外开放的重要探索,体现了福清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他建议争取优惠政策,并发挥印尼融籍华人多、实力强、影响力大的优势,将福清打造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接印尼的重要支点城市,促进福清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

如何以港兴市,促进港产城联动?市政协委员郭航认为,“十四五”期间是我市开启迈向现代化国际化港湾城市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我市要积极建设东南沿海国际航运枢纽大港,强化港口对产业的带动作用,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对港城发展的作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城镇对产港发展的载体功能,构建以港口为带动、以产业为支撑、以城镇为载体的港、产、城联动发展新格局。

“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港湾城市必定要从细节之处着手,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市政协委员何叶贵就把焦点放在城市地下管线。他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传统的地下埋设管线方式出现重复开挖、破损率高、后期维护难等问题,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新型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节约地下空间、提升运维效率、实现智慧管理等优势。他建议,我市要开展地下管线普查,确定一个时期内的城市地下管线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加大投入,统筹建设,确保市政基础设施具有科学性、严肃性、连续性和有效性。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
推荐
热点
0.1906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