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10 月,福州在三山人文纪念园的英雄广场上为吴石将军、何遂将军各立一座铜像。这对并肩作战的战友,从此在家乡朝夕相处。图为铜像揭幕典礼上少年以诗致敬英雄。
何家父子 打造吴石情报传送线
笔者多次采访港头占阳八扇厝何遂三子何康,他曾介绍说,吴石是军事素养极高的职业军人,又长期在高层军事机关工作,他知道哪些情报是交战双方需要的。
因为对国民党腐败统治深恶痛绝,对中国共产党政治主张的深度认同,吴石为我党工作非常努力,经常往返于沪宁之间,不断亲自送来重要情报。有时,他有要事走不脱,就将情报包扎好,写明由何遂收,派他最信任的副官聂曦送到俭德坊来,再由何家父子交给张执一。
2007年12月,隆冬时节,笔者到北京采访何康,他动情说起58年前吴石送来绝密情报一事:“1949年3月的一天,吴伯伯亲自到俭德坊来,把一组绝密情报亲手交给我,其中有一张图比较大,是国民党军队的长江江防兵力部署图,很细致,我当时很注意地看了,很惊讶,图上标明的部队番号竟然细致到团一级。我知道这组情报分量之重,立即交给了张执一同志。”
至于这组情报对我党我军的重要性,何康还说了这样一件事:“关于这组情报,渡江战役时任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参谋长的张震将军曾两次向我郑重说过它的重要性:一次是在上海解放不久,当时我是上海军管委农林处处长,有一次军地干部见面,张震将军知道我是上海地下党的同志,高兴地对我说:‘渡江战役前,我们收到了上海地下党送来的情报,了解了国民党长江江防兵力部署的情况,这对渡江作战很有帮助。’还有一次,是我担任国家农业部部长后,我与张震将军在一次会上见面,他又说起渡江战役前吴伯伯送来、我送出去的情报,再次谈起这份情报的重要性,并提到准确的情报对确定渡江的主攻方位是相当有参考作用的。”
长期跟随在何遂身边的何康弟弟何达,曾多次接受笔者访问,他在谈到吴石将军送出的情报时,曾说:“吴石伯伯是老资格的参谋人员,长期在中枢机关工作,他知道什么情报对作战具有的作用最大。”
吴石早在1948年年底就被任命为福建绥靖公署中将副主任,为很好地配合他的工作并保证他的生命安全,中共没有让吴石与福建的地下党组织发生横向联系,而是专门调集精兵强将,组建了中共中央社会部福州工作站,专门为配合吴石的情报工作服务。与吴石单线联系的,是中央专门调来的一位密战英雄谢筱迺。解放后,谢筱迺曾任中共中央党史办主任、中共中央党史征集委员会副主任。1999年初夏,笔者赴北京采访正在住院的谢筱迺,提起在福州与吴石挥手说“再见”却成了永别时,依然有些凝噎、哽咽。
虽然新任命已下达多时,但吴石因党的使命在身,一直以各种原因拖延,没有离开国防部。一直到1949年4月下旬才在催促下准备动身。
与之同时,何遂也接受中共秘密任务,要他带着女儿何嘉从上海赴台湾。何遂与吴石商议好,同机先从上海飞广州,再分别去台湾和福州。
吴石在广州短暂停留后,即赴福州莅职。临行前,他将一包重要情报交给何遂。何遂知情报重大,立即让长子何世庸和女儿何嘉快速送出。这些情报,包括国民党在江南地区的兵力部署图,国民党在江南地区军队的编制、人数和装备情况,以及国民党总兵力统计和总后勤方面的统计资料等。当时,何世庸已调任国民政府两广盐务局帮办,从父亲手上接到吴石的情报后,就借口要送妻子回娘家分娩,与何嘉带着保姆,夹带着这包重要情报,安全到达香港。
何遂赴台 再与吴石携手密战
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8月16日,吴石奉命飞往台北,就任台湾地区“国防部”参谋次长。此时,何遂和女儿何嘉已奉中国共产党之命,在台北执行秘密任务。当时,何遂次子何世平一家已按中共党组织的安排,提前潜入台湾。在三弟的岳父、何遂好友缪秋杰的安排下,何世平已先后在台湾的台南、高雄等地盐务系统工作了三年多,何遂夫人陈坤立也在台湾,与何世平一家住在一起。
1949年春天,为了何家人在台湾执行的特殊任务,张执一特意到台湾,检查安排工作。
何遂到台湾后,与吴石来往甚密。当时,随着大陆战场不少国民党官兵起义,台湾白色恐怖日重。担心在家里密谈遇到麻烦,他们还以携带家人游山玩水为名,在郊外进行密商。
当时,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广州、海南等地解放在即。蒋介石退据台湾,企图凭借台湾海峡及人民解放军海空力量不足而固守台湾。因此,要解放台湾,来自宝岛内部的准确情报就显得特别重要。
采访中,何康说:“吴伯伯刚到台湾时,基本上和中共断了联系,他可以完全切断这种联系,安稳地在台湾做官,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如果选择继续为中国共产党工作,就必须在组织上建立更紧密的秘密联系,这是要冒着极大风险,随时可能因组织系统中一人出问题而送了自己的性命。作为身经百战的军人,吴伯伯知道选择后者意味着什么,但他毫无半点犹豫地选择继续为党工作,为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效命。吴石的抉择,是他一贯爱国思想的延续,是他决心为共产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内心世界的展示,也和我父亲的影响分不开。”
吴石冒险 送何遂一家逃离虎口
正当何遂和儿女在台湾为党工作时,突遇状况:上海解放后,外电和香港媒体都报道了何康出任上海军管会农林处处长的消息。消息很快传到了台湾,连何世平的台湾同事都知道他弟弟是共产党高官,还有人公开散布,说:“何家弟兄都是老资格党员。”这使何遂及儿女失去了在台湾继续工作的基础,组织上急令何遂一家迅速撤出台湾。这也是何遂与吴石见面基本上选在郊外的原因之一。当时,台湾的白色恐怖日甚一日,吴石一再催促何遂赶紧离开。两人仔细商量后,决定和家人分开撤离。8月底、9月初,何遂夫人、何世平一家和何嘉,由基隆乘船到当时还没有解放的广州,然后再转往香港。随后,由吴石买好从台北直飞香港的机票,并亲自送何遂到机场,看着他走进机舱且直到飞机从台北起飞、升空,吴石才离开机场。
香港设点 何吴联手再辟情报线
当时,何遂亲家李朗如在广东、香港两地都很有影响力。
李朗如是何遂长子何世庸的岳父。李朗如(1889—1963),广东南海人,从小有大志,赴日学军事,与孙中山相识,并成为至交。1906年加入同盟会,参加宣统三年(1911)三月二十九日的广州起义,即黄花岗起义。他始终跟着孙中山铁血共和,屡建奇功,曾任孙中山广东都督府副官长、总统府参军兼卫士队队长。陈炯明叛变,孙中山蒙难永丰舰,李朗如随侍左右。1924年任广州市长,因他主张和平解决商团事件,不被接纳而辞职。同年10月,随孙中山北上,至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为止,他一直随侍左右。北伐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副党代表。1932年任广九铁路局局长,因不满广东当局秘密处决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部长陈复而移居香港。之后曾任广东银行驻行监察、香港陈李济药房总经理、陈李济成药厂经理。他一直参加民主革命活动,参与营救被军统特别扣押的廖承志(国民党元老廖仲恺之子,曾任中共南方局委员、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家外办主任、国家侨办主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并使之获释。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广州市副市长、广东省政协副主席。
因了何家在香港有这么硬的关系,中共与吴石的联络点就设在香港,联络人依旧是吴石信任的何家人,只不过由何康换成了何嘉。
何家刚安顿好,吴石就悄然来到香港,经何嘉联系并陪同到港岛牛奶公司与余秉熹见面。余秉熹又名安琳生,也是中共老资格密战干才,时为中共上海局干外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家外贸部出口局副局长、中国出口商品交谊会副秘书长、华润集团副总经理等职。
那天,吴石是与余秉熹单独见面的,两人谈了许久。事后,何嘉陪吴石渡海过九龙。船上,吴石笑着对何嘉说:“小妹,我该给你买双鞋了,为我的事情,你的鞋都跑坏了。”吴石与余秉熹长谈后,很快就回台北了。
1949年10月初,吴石再次来到香港,何嘉再次去找余秉熹。余秉熹对何嘉说:“万景光已来香港,这个事情今后由万景光负责。”
万景光也是中共情报战线老资格战将,夫人冯志琼(修蕙)是著名爱国商人冯少山(1884-1967)女公子。冯少山是广东中山人,幼年随父母侨居美洲,长大后回国,致力于实业报国。早在1928年4月冯少山就当选为上海市总商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委员、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主席,他还是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1946年,中共中央上海局派出中共地下党员万景光、冯志琼夫妇来到香港。经冯少山的关系,万景光于1947年初在香港开办“荣记行”作为掩护,并且以位于摩利臣山道的家为联络点,建立中共中央上海局香港联络站。中共中央上海局领导刘晓、钱瑛、刘长胜、张执一、沙文汉等曾先后到香港联络站指导工作,万景光以此为国家做了大量情报工作。
吴石来时,万景光的身份为中共中央上海局香港联络站负责人、中共中央华东局对台工作委员会驻香港负责人。
第二天,万景光就到九龙塘沙福道李朗如家,来看望何遂,并与之长谈,随即由何遂长子何世庸、次子何世平和女儿何嘉陪同去见吴石。谈完话后,万景光又命何嘉负责送吴石离港。当天下午,吴石飞回台北,何嘉送他到启德机场,目送他离去。
吴石回台后,曾三次派人送情报到香港。其中,两次是由他的亲信聂曦送来,一次是托何遂的妹夫马德建(国民党海军上校)送来,都是由吴石亲自包好、封好,写明何遂亲启,都是直接送到何遂下榻的李朗如家。这些情报都原封不动地立即由何嘉转到万景光手中。
1949年12月,何遂与何嘉由香港回到上海,仅隔几个月就得到吴石被害消息。何遂闻之,痛不欲生。何康在接受采访时说:“父亲生前多次对我们兄弟姐妹们说:‘吴石是为人民解放和祖国的统一牺牲的。’对这位生死兄弟的死,父亲是怀着复杂难言的隐痛,这种痛伴随了他整个晚年,直至与世长辞。”
何吴两墓 京城相邻长伴
1993年2月,吴石夫人王碧奎在美国洛杉矶逝世。1994年,吴石小女儿吴学成从台湾捧回了父亲的遗骨,吴石的幼子吴建成从美国捧回了母亲的遗骨。
吴石夫妇生前都希望能葬在北京,儿女们遵照父母的遗愿,国家有关部门遵照二位故人的遗愿,把他们合葬于北京福田公墓,时任国家农业部部长的何康主持了追悼仪式。
第一次陪笔者去为吴石将军夫妇扫墓的,是何康的次子何巍。来到墓地,我惊讶地发现,吴石将军夫妇的墓与何遂将军夫妇的墓是紧挨着的。何巍说:“爷爷走的时候我在身边,他到死都为老友当年的牺牲难过,与吴石将军相伴长眠应是两位老人生前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