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蔡三俤的遗言与遗产

2021-06-18 10:38:57   来源:福清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  作者:刘琳

福清古厝多,但像蔡家老厝那样为了革命工作需要,不断进行内外改造的并不多。蔡家老厝,位于福清市镜洋镇长征村掌溪自然村,由正座与后座组成,建于晚清,双坡顶。正座一进,原有披榭,现改为廊道,砖木结构,占地面积约有240平方米左右,建筑面积约180平方米,正门前有红砖铺砌的埕场,门墙上为砖砌,下为石垒,门墙上原有五彩堆塑,堆有《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片断故事,因年代久远而旧损脱落,原有石质门楣,后脱落,现刻有五角星。正座大厅用一极小门通向后座,正座与后座前有一小空地,面积15平方米左右,后座有两间屋,靠右的屋子即为蔡三俤故居。

当地人说,蔡三俤生长于正厝,后家中人口不断增多,即在屋后又建了两间屋。蔡三俤结婚后,后厝右边房给了蔡三俤一家住。

正厝与后厝皆简陋,没有任何有雕刻的建筑构件,用料也十分普通。

当年中共福清中心县委和中共莆田中心县开会商量成立闽中特委的会场,是在蔡家老厝正厅。当天晚上来不及立即返回住地的同志,有的住在正厝,有的挤在后座的蔡三俤故居。平常党内同志过往和碰头开小会多直接在蔡三俤一家住的那个小屋里。

蔡家老厝甚是偏僻,至今依旧人烟稀少,可以想见当年的荒凉。粗壮的古荔枝树、古龙眼树或撑起一片绿荫或弯下树干,浓密的树叶将蔡家老厝包裹更为隐秘。

内侄介绍光荣入党

蔡三俤(1886—1937),生于农家,祖上农耕之余也做点小生意,辛苦攒下钱来,到清末盖了掌溪村蔡厝。蔡三俤有兄弟五人,他行三。小时读了一年私塾,后自己又坚持自学,能识字、看报,还能写简单的文字。

蔡三俤走上革命岗位,与内侄许春来有关。

1933年,中共福清特支书记何文成来到福清镜洋一带,走村串户宣传革命,到过上店、掌溪、波兰和北郭等村开展工作,先后发展了许春来等3人入党,并成立中共北郭支部,由陈池仔任支部书记。

1934年,许春来介绍姑夫蔡三俤入党。

烈士蔡三俤的遗言与遗产【图1:掌溪蔡家老厝正厅,是中共闽中特委成立地】

不惧生死家设密点

因为蔡三俤家在全村最后面,周边都没有邻居。再加上房子的前面是蔡氏祖厅,不但能挡住人们出入的视线,还因为时常有外乡的宗亲来祭祖和参加家族活动,对党组织开展活动有掩护作用。党组织选择蔡家作为党的秘密联络站,征求蔡三俤意见时,他一口答应。组织上告诉他:这意味着你和家人随时有生命危险。蔡三俤冷静地说:“没问题,我准备好了,怕死就不会入党。”

自此,掌溪蔡三俤家成为党的一个秘密联络站,何文成、黄孝敏、刘突军等中共福清县领导人经常在蔡家开会,蔡家成为一个安全系数相对高的秘密联络站。为了提高党内同志来此开展工作安全系数,蔡三俤特意在蔡厝后墙角打通了一道小门,还从山里挖来一些小树种在小门外做掩护。

1935年1月,中共福清中心县委书记黄孝敏在蔡三俤家召开县委扩大会议,黄孝敏分析了我党领导南西亭暴动失败的原因,以及当时我党武装力量在沿海地区活动困难的形势,指出只有到国民党统治势力比较薄弱的山区一带去建立游击根据地,我党的武装力量才能生存并得到发展。会议决定福清游击大队进驻角楼、半岭一带活动,伺机开辟罗汉里游击根据地。5月,中共福清中心县委与中共莆田中心县委在掌溪蔡三俤家召开联席会议,决定两个中心县委合并,成立中共闽中特委,书记王于洁、委员黄孝敏(兼组织部长)、潘涛(兼宣传部长)、刘突军(兼军事部长)、余长钺(兼青年部长)、陈炳奎。中共闽中特委的成立,使这个地区的政治、组织、军事等方面再次得到统一领导,促进了这一地区的游击战争走向新阶段。会后,福清中心县委改为福清县委。

也是在这次会上,中共闽中特委决定将福清和莆田两支红军游击队,分别改编为闽中工农游击第一支队、第二支队,并决定着力打造罗汉里游击根据地。

烈士蔡三俤的遗言与遗产【图2:中共福清中心县委与中共莆田中心县委召开联席会议后有部分同志住在蔡三俤卧室内】

蔡三俤不但把自己的家打造成为中共闽中特委、中共福清县委的秘密联络站,还承担了交通员的许多工作,同时还为闽中工农游击第一支队、第二支队筹过粮。他不但把自己家的粮食和钱都拿给红军,还为红军借过谷,为此自己背上了债。

遗言深情妻儿践行

1937年春,蔡三俤要出门执行任务。因为任务危险系数高,出门时已经走出去几十米,突然又折回来,对妻子许春宋说:“如果我回不来了,你要带着儿子一起为共产党做事。共产党是为我们穷苦人打天下的。”妻子赶忙上前捂住他的嘴:“别说这样的话,快去快回,我和儿子等着你回来。”

没想到,此次生离即是死别。蔡三俤就是在这次执行任务中不幸被捕,狱中他饱受酷刑,但坚贞不屈,在泄露党的机密和牺牲个人生命两者选择中,他英勇地选择了后者,为党的事业献出了自己正值盛年的生命。

蔡三俤的妻子许春宋铭记丈夫的遗言,带着5岁的儿子蔡圣美一起找到了党组织:“丈夫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让我带着孩子为党做事,我不能愧对丈夫的嘱托。”许春宋接过了丈夫的工作,先后成为中共闽中工委、中共福清县委地下交通员,她带着年幼的儿子常常以挖野菜等为掩护送情报。她年纪大了、跑不动了,长大了的蔡圣美又接了她的班,继续当交通员,直至1949年福清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许春宋和蔡圣美没有向党要待遇、要补贴,安心在家务农。许春宋说:“我们母子俩当初提着脑袋做交通员,是为了党的事业,而不是为了我们自己。”蔡圣美也多次说过:“父亲给我留下的唯一遗产,就是要我一辈子跟党走。我做到了。”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
推荐
热点
0.149031s